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六首有妇女的古诗和古体诗,谈谈历代妇女的地位和演变_天天观焦点

2023-03-07 18:15:46 来源:初衣胜雪

又是三八国际妇女节,妇女节起源上个世纪初的美利坚,工业化生产,使得大量女性参与工业化纺织工作,高强度的工作和低廉的收入,使得她们忍无可忍,游行抗议,要求减少工作时间,增加劳动收入和有平等的选举权。这些运动确定了三八妇女节节日的前身,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,每年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,是作为女性权益的纪念日。随着全球广大国家和女性的参与和拥护,1975年,联合国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,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。


(资料图)

现在很多国家都将三月八日列为法定假日,进行庆祝,以表达重视女性的权利和地位。

我国过三八妇女节有悠久的传统,早在抗战时期,妇女节就成为重要的节日,激发中国女性爱国,为社会作贡献,在新中国时期,妇女节更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。妇女也顶半天天。在亚洲,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。

那么在当代,由于社会繁荣,经济发展,妇女节保持了妇女权益的同时,也被商业化,轻松化,被爱称为“女神”节。

今天来谈谈中国文字中的妇女,以及妇女的地位。

在古中国,女字是指的女性。比如上古女娲,首先点出了身份她是性别女,娲字则是表明这个女性有魅力和权力,像流水聚集在旋涡当中,像土地围绕的中心。女娲是传说中的女性天神地母,可以从她的名字,看到原始社会,女性首领在部族聚落中起到的重要的核心的地位。

那么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后,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形成,女字,代表没有结婚的女性,或者是家族家庭内的少女。而妇字则代表打扫庭院,主持家务的女性,通常是指的的已经结婚的女性。

妇女在现代人的口语表达中,倾向是已经的女性,但是实际,妇女是妇和女的集合,也就是已婚未婚所有女性的总和。不过站在社会角度讲,妇女都泛指成年女性。

亡我祁连山。使我六畜不蕃息。

失我焉支山。使我妇女无颜色。”汉 · 无名氏《匈奴歌 》

这是一首汉代的匈奴族民歌,在汉朝的抗击匈奴的战争中,汉朝军队征服了祁连山焉支山,使得匈奴战力削减,无法再骚扰汉朝边境和子民。

这虽然是匈奴的民歌,但是是汉语转译过来。

征服了我的祁连山,我再也没有地盘牧马。

征服了我的焉支山,我们的妇女再也没有可以涂抹的胭脂。

那么焉支山,以盛产草本红花得名,这不仅是一味活血化瘀的天然良药,更是草原部落女性传统的化妆原料,后世的胭脂,来源就在此处。

那么草原儿女将红花涂在脸上身上,当然是护肤,带有纹身辟邪的功效。而这里的女性,也往往被选做匈奴王的妃子。焉支山的红花胭脂也经过丝绸之路传递到中原,从此美丽的女孩,面妆上有胭脂,甚至名字也有胭脂或者燕支。

那么自奴隶社会起,女性从属于男性,这当然也有历史和生存的原因。

一个部族聚落乃至城邦国家的女性,整体而言,是处在被男性社会保护的地位的。

因为女性所具有的特殊的天性,亦是征服战争中最受冲击的一类人。

“汉季失权柄,董卓乱天常。

平土人脆弱,来兵皆胡羌。

猎野围城邑,所向悉破亡。

斩无孑遗,尸骸相掌拒。

马边县男头,马后载妇女。”东汉 · 蔡琰《悲愤诗二章 其一 节录》

蔡文姬是东汉末年一位女性,她的父亲蔡邕是倍受尊重的高官和文学家,但是这样一位女子,却在汉末的乱局里,被被匈奴左贤王掳走,嫁给匈奴人,并生育了两个儿子。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后,花重金赎回了她,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。

蔡文姬正是是亲身经历了战乱的一员,在董卓挟持天子,罔顾人民安定的时候,匈奴趁虚而入,攻城略地。而残酷的游牧民族,以劫掠征服为手段。

首先未成,然后破城而入,斩杀普通百姓,搜刮财物,惨烈到什么程度呢,就是马头上悬着男性的头,而姿色美好的妇女都强行掳掠到马背,去给他们作奴隶。

而蔡文姬就是“马后载妇女”中的一员。她一生的不幸和幸运都和这件侵略事件有关。

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,她幸运地被曹操赎回。

而她的文才和阅历,成就了她中国古代才女的历史地位。

那么曹操这个人,要历史公正的看待。他在解决蔡文姬这个问题上,实际很优秀,因为他懂得才华的可贵,而不是歧视女性。他懂得女性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。对于蔡文姬的回归,他的努力也是得到他治下很多有家眷人的信任。

“李波小妹字雍容。

褰裙逐马如卷蓬。

左射右射必叠双。

妇女尚如此。

男子那可逢。”南北朝 · 无名氏《广平百姓为李波小妹语》

南北朝时代是个政权林立,且各种现实生存和文化互相碰撞融合的时代。

这里在古诗词中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,一个就是李雍容,一个是花木兰。

汉朝儒家文化那种君臣男女的规则,让位现实的权势和生存。

广平人李波,仗着家族势力大,雄踞一方,劫掠残杀百姓,就是黑社会和土匪。当地的地方官和百姓都拿他没有办法。因为地方官往往是空降而来,没有根基,也常常会受到地方势力的胁迫。而百姓更是对这样的豪族畏惧。

那么李波有个妹妹,叫雍容。多么典雅的名字,真可比拟皇家,也证明那个时代,实际皇权没落,各地各自为政,豪强就是土皇帝。

这个李波有个妹妹。

她扯开裙摆飞身上马,就像旋风野草一样驰骋。

她左右开弓,但凡射杀猎物,必要射杀一对,不满足,就继续追逐。

他家的妇女,像李雍容一样尚武好斗,可想他们家的男性,会有多么嚣张。

那是碰都碰不得,碰他们一下,自毁无数。

这里能说明女性的地位吗?不能,只能说,这是乱世生存野蛮生长的一个切面。

最终李波被刺史用计诱杀,为民铲除了社会毒瘤。

那么南北朝时代还兴起了花木兰代父从军这一壮举。

她假扮男儿,进入军队,征战十年,最终被朝廷按功行赏时,她拒绝了,并露出真的女性身份。

花木兰时期女性地位的提升,是现实的战争需求,人口凋敝。而女性也在保家卫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这是朴素的家国情怀。

在近代现代战争中,仍旧有无数的女性身穿戎装,仍旧有无数女性用坚韧和付出支持着国家。

女性是一种从来就存在的社会的巨大力量。

“渐觉风沙暗,萧关欲到时。

儿童能探火,妇女解缝旗。

川少衔鱼鹭,林多带箭麋。

暂来戎马地,不敢苦吟诗。”晚唐 · 李昌符登临洮望萧关

实际在大的历史时代,唐朝的妇女在封建皇权社会,地位最高。

一是唐朝将道教尊为国教,看中阴阳和谐。所以大型的祭祀和集会,是有女性参与的。

二是,唐朝开放,接受并融合外来文化,唐朝女子矫健活泼。

三是,经济繁荣,也提升唐朝女子的经济地位和文化修养。

四是,唐朝尚武,需要大量的男性戍守边疆,保卫国家,而武功制度,使得唐朝具有军队的竞争力,也变相提升了女性的地位,因为在几乎家家有人当兵的现实背景下,女性的支战后勤,也是唐朝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一环。在李白的诗里,长安的月亮,就是照着长安和边关,家家都在做将士的秋冬衣裳,而运输车准时到达,发往前线。盛唐长安的繁华,有女性大部分的付出和功劳。

唐朝的女性,一双天足,文能裁衣作诗,武能骑马踏青。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在政治上的存在,历史上涌现最多的是唐朝的女诗人,敦煌窟里发现唐朝充满人情的离婚契,一别两宽,无不显示那是一个对女性相对健康宽松的时代。

这是晚唐的边关,没有那么多礼教束缚。男人当兵,儿童也会辨识烽火,替军队报信,而女性则参与战争周边,缝制军医和军旗。

在这样期待胜利的前线环境,人人投入到真实的保家卫国的状态,诗人的哪些诗,简直就是风花雪月无病呻吟。

“国家元气是人材,稍露光芒尽力摧。

今日举朝皆妇女,邦衡此语亦诚哉。” 宋 · 高斯得孤愤吟十三首① 其五

宋朝是个古怪的畸形的朝代。

除了军事上重文轻武,还在礼教和生活中重男轻女。

这导致了军事上一败再败,从北宋的亡国到南宋的覆灭,也导致了妇女地位的直线下降,和妇女在社会生活里的能力被压制。

如果说,军事上轻武,是为了防止军人叛乱,赵氏江山覆灭,但显而易见的是,坐使北方女真和蒙古强盛,导致亡国。

那么男尊女卑简直不可饶恕。为了达到所谓孔子在一千多年前的那种治国理想,而将层层束缚捆绑了女性,是在是种自毁。

女性缠足在宋朝开始盛行,由宫廷士大夫流行到民间。不让女子参与众多的社会活动,严格限制女性的交往,三纲五常三从四德,将活泼明丽的女性美和生动的生命力量,限制在庭院内,以纤细,柔弱,病态为美,这种审美,影响了后世千年。

那么男人果真变得勇武刚强吗?

国家的元气是人才,核心竞争力也是人才,为何稍稍有出众的人才,就会被极力的遏制和摧残?

我看到今天的朝堂,到处站着像女人一样的男人,他们臣服温顺,缄默无力,国家还有望吗?

高斯得说的是对的,但是他说出了现象,但是没有说出这种现象的源头和解决方式。

一个朝代一个国家,如果靠压制女性的活力来达到所谓的安稳,那安稳绝对是脆弱的。

首先有一半的人口,没有释放应有的活力,获得应有的幸福,获得应有的劳动和报酬,那么本身这个社会就是很难发展的。而用同样管理限制女性的方式来限制人才,这种内耗,只会让真正的敌人强盛。

妇女之所以在民间口语中还含着一丝贬义,这要追溯到宋朝。

各种制度观念,将真正的女性异化成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柔顺卑微,反过来又嘲笑这种卑微,实在是荒唐而糊涂。

“妇女解决,突起异军。

两万万众,奋发为雄。

男女并驾,如日方东。

以此制敌,何敌不倾。

到之之法,艰苦斗争。

世无难事,有志竟成。

有妇人焉,如旱望云。

此编之作,伫看风行。”润之四言诗·

我觉得润之先生是最了解中国农民和中国女性的。中国妇女1939年在延安创刊,正是抗战最胶着时期。

这首诗题在刊物上头。

解决中国妇女的问题,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。

两亿中国妇女,奋发起来,像男人一样健康有英气。

男女一起站立并开创时代,就像太阳初升照耀大地。

提倡男女平等,尊重女性,用这种方式取得胜利,哪个敌人不害怕。

要达到这个目的和状态,需要人们为女性的权益和解放做艰苦的斗争。

世上没有难事,有目标和志向,一定会达成。

有很多妇女期待这天的到来,就像大旱里期待云彩和雨水。

我庆祝这刊物的出版,我能够看到会影起巨大的风云震动,但是那是好事!

毋庸置疑,在当代,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排在前列的。

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,全社会就业人员女性占比超过4成,中国的繁荣富强,有着女性坚韧奉献,和社会对女性的尊重。

了解历史,珍惜现在,展望未来。

祝所有女性,三月八日,春天快乐。

初衣胜雪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必删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【环球速看料】天幕红尘
下一篇:最后一页